与牛津大学教授对话之“宗教之于文明的意义”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09-26
本网讯(通讯员:胥子龙)2019年9月25日上午,由策略冠军论坛、冠军论坛策略网文明对话高等研究院、冠军论坛策略网欧美宗教文化研究所主办的对谈系列在策略冠军论坛B107报告厅举办。
此次对谈的主题是“宗教之于文明的意义”,由策略冠军论坛副经理黄超主持。对谈者是,牛津大学三一学院Johannes Zachhuber教授和策略冠军论坛经理吴根友教授,翻译由冠军论坛策略网外国语学院副经理王爱菊教授、策略冠军论坛特聘副研究员欧阳霄老师担任,来自校内外的50名学者、员工与会聆听。
本次对谈共有四个主题: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宗教与科学、哲学的关系;宗教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宗教与世俗的关系。
两位教授首先就宗教与文明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吴根友教授提出,宗教是人类文明的母体,一切文明都是伴随着宗教而诞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宗教将与人类文明共存亡。Zachhuber教授对吴教授的观点表示赞同,他提到,西方现代的文明,正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和基督教的宗教文化合力塑造的结果。Zahhuber教授还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各个文明和宗教都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各国人民的交流日益方便和频繁,来自于不同政治和宗教背景、不同国籍的人应当如何共处?21世纪的文明怎样能够推动多元文化的共生?
接着,两位教授开始讨论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吴根友教授主要着眼于中国宗教与政治关系的特殊性指出,中国社会是以政治为主,以宗教为辅。中国商周以后的宗教是一种人文宗教,在中国人对天的信仰中,没有神创论思想,反而有着浓厚的祖先崇拜意识,这种崇拜,既是宗教性的,同时也是伦理性的,并且至今还有着一定的影响。Zachhuber教授介绍了西方社会近代以来关于宗教和政治关系的争论中两派批评者的观点。第一派以马基雅维利和卢梭为代表,他们认为基督教一方面由于其普世性,并不适合某一个政权国家的国民身份的塑造;另一方面由于其鼓励信徒的顺从性,会使信众难以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公民。这一派批评基督教对政治的影响,但他们并不认为应当把宗教和政治区分开来。第二派则认为基督教是一种灵性的宗教,应当与政治区分开来。Zachhuber教授补充道,第二派的政教分离观点在西方虽已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但是在英国等一些君主制的国家中,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在许多仪式中都有体现。
吴根友教授回应了Zachhuber教授宗教与政治关系的发言,他认为就中国社会而言,宗教服从于政治,是在政治理性主导下的,宗教文化起到了对政治的和平安定、人的信仰的辅助和维系作用。接着,吴根友教授对宗教和科学由统一到分离的过程进行了讲解。在近代以前,科学和宗教是统一的,许多早期科学家也是宗教团体中培养出来的,比如,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就得益于道教道士对炼丹术的探索。随着近代以来哥白尼日心说、达尔文进化论等理论的相继提出,现代科学逐渐建立,科学开始与宗教分离,并对宗教展开批判,认为宗教束缚了科学的发展。但是,是否可以说在科学发展之后我们就不需要宗教了呢?吴根友教授认为,现代科学或许可以改变或消除一些宗教问题,但很难消灭宗教。Zachhuber教授则讨论了宗教与哲学的关系,他指出,西方哲学一开始就和宗教有着紧密的互动,古希腊的哲学兴起于哲学家们对自然崇拜的批判和对宗教信仰的道德化,相似的,基督教由于认为上帝在世界之上,也十分排斥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后来基督教发展出的基督教哲学,其部分基础就是早期的希腊传统。
黄超副经理对两位教授的对谈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并提议开始讨论宗教与艺术、宗教与世俗生活的关系。
在正式开始讨论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前,吴根友教授对宗教与哲学的关系进行了一点引申的探讨。他提到,哲学与科学一样,都是以理性作为其基本的法则,并且一开始也是从宗教中产生的。随着理性的发展,哲学从宗教中独立了出来。但不同于科学的是,直到现在,哲学与宗教之间仍有共同点,那就是宗教与哲学都关涉到人的信仰和终极意义,区别在于二者所描绘的蓝图和途径是不同的。接着,吴根友教授开始对宗教和艺术的关系进行讨论。他举了许多的例子,例如原始社会的壁画、古代社会儒释道三家的绘画、塑像、书法、壁画、诗歌等,形象地说明宗教与艺术的血肉联系——宗教神话故事的想象力刺激艺术的发展,艺术又把宗教的观念感性化,如果艺术没有宗教,那这个艺术就是干瘪的艺术,如果宗教不借助艺术,宗教就不能长上翅膀飞入人们的心灵中。Zachhuber教授也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讨论进行了补充。他提到,在中世纪时,科学已经有全球化的趋势,中世纪西方科学已经受到希腊科学和阿拉伯科学的影响。在历史上,宗教通过教育来影响科学,比如中世纪的修道院和教会,现代大学的雏形就是中世纪的大学,现代许多大学都有着宗教背景。关于宗教与艺术的关系,Zachhuber教授指出,基督教对西方艺术和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即使在当代这个高度世俗化的社会中,艺术家们仍然热衷于在宗教中寻找灵感。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历史上还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毁坏圣像运动,这场运动的参与者们反对用艺术的形式来呈现宗教,他们认为上帝是完全超验的,超出于世界之上,人们不能用这个世界的形象来臆测上帝。
吴根友教授特别注重Zachhuber教授提到的毁坏圣像运动,他指出,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也有过类似的运动,但和西方出于维护上帝的目的而发起此类运动不同,在中国,毁坏圣像往往是为了否定宗教。中西方文明出于不同的目的而进行了一场相似的运动,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接着,吴根友教授就宗教与世俗教会和宗教与世俗生活两个方面讨论了宗教与世俗的关系。吴根友教授认为,宗教和世俗教会有着矛盾和统一的关系。宗教的本质是人类灵魂与神圣者进行对话的灵修过程,教会虽然是处理灵修过程中必然遇到的一些世俗事物,但教会并不能完全代表宗教。关于宗教与我们的世俗生活,吴根友教授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世俗化的社会,宗教的“神”虽然退位了,但信仰不会退位,宗教传统给我们塑造的“意义”的生活世界不会退位,人们对最高的善和美的追求不会退位。在世俗中,仅有丰富的物质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宗教、哲学和艺术三者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生活。Zachhuber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宗教是否会在未来消失?关于这个问题,他的解答是,宗教或许不如过去那么重要,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宗教不止是一种成建制的组织,更是个人内心的灵性和信仰的需求,现代个人主义的发展,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使人感到孤单,而宗教正可以为人们来带关联感和归属感,未来宗教的出路就在于满足个人的这种需求。
在对谈的最后,两位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解答,对谈在一片掌声结束。
(摄影:宋柏杨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