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员工工作  >  研究生工作  >  工作动态

“第四届冠军论坛策略网华科哲学博士生论坛”遴选活动圆满举行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0-12-18

        2020年12月10日下午2点,“第四届冠军论坛策略网华科哲学博士生论坛”遴选活动在振华楼B214举行。来自策略冠军论坛的11位博士生参加了此次遴选活动,会议邀请了储昭华教授、翟志宏教授、赵士发教授、潘磊副教授出席活动并对博士生的报告依次进行了点评。遴选活动由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李晶主持。
        陈晨同学就《海德格尔“死亡”概念对安宁现象的遮蔽——从儒家的视角看》一文作了报告,他从“‘死亡’概念对安宁现象的遮蔽”以及“一体化的连续性安宁现象”对论文进行了阐释。随后,各位老师对其文章的规范性问题提出了建议,认为参考文献和标点符号应该符合学术规范。潘磊老师指出,报告应该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进行论述,让外行人也能读懂。赵士发老师对文章的亮点体现在何处的问题与陈晨同学进行了探讨。储昭华老师表示,文章创新之处还是很多的,但有些论证不太充足,可以继续深化一下。

(陈晨同学进行学术报告)

        陈翠婷同学对《从舜之大孝谈“仁”与儒家人伦》一文进行了报告,她从“舜的单向性与人伦之至”、“孝亲、仁爱与公理”、“大孝与为仁由己的必然性”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四位老师对其提出了建议,认为报告应该把握好时间,不要过多赘述无关的背景,要快速进入主题,逻辑结构要清晰明了,文章的写作要规范,要突出问题意识。
        赵景晨同学对《朱熹仁员工态内涵之于生态伦理学的适应性及启发性》一文作了报告,他从“朱熹仁员工态内涵与整体主义生态伦理学的相容性”、“朱熹仁员工态内涵别于西方生态伦理学的独特性”、“朱熹仁员工态内涵之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适应程度以及启发”三个方面对论文进行了阐释。潘磊老师提出,题目的拟定要注意技巧、不要太拗口,从朱熹的视角出发对于处理全球生态问题是否具有独创性、要把亮点表明出来。赵士发老师和潘磊老师指出,文章的题目要简洁一些,文章的逻辑关系需要再明确些,文章的撰写要符合学术规范。翟志宏老师认为,要把文章的关键词简洁表述出来,给自己留有空间。
        刘飞同学对《<坛经>中的唯识学思想》一文展开了论述,他从“《坛经》与唯识学有着共同的思想渊源”、“《坛经》中的三身四智”、“《坛经》中的八识转四智偈”、“《坛经》中的三科法门”对文章作了报告。翟志宏老师认为,文章的文本支撑很到位,然后又对文章的写作目的、唯识学涉及到的核心问题、《坛经》中的思想与唯识学的核心思想的关联具体表现在何处进行了提问。潘磊老师提问道,《坛经》中如果没有唯识学思想会怎样?文章如此选题是因为之前的学者没有注意到此问题还是怎样?赵士发老师对佛教的中国化如何处理普遍化与特殊化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刘飞回应道,《坛经》如果包含唯识学思想就与印度佛教有了关联,不论佛教在何处传播,它都有其共通的东西,然后再与本土思想相契合。
        洪明超同学对《信靠与委心:心学思想的宗教精神——兼与基督教比较》一文作了报告,他从“港台新儒家论儒学的宗教性”、“陆王心学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基督教中的‘委心’”、“心学的‘委心’”对论文进行了阐述,说明了通过对照基督教与心学中的“委心”,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心学乃至儒家思想中人与超越者的关系,以及修身成圣的途径。翟志宏老师认为,文章的思路很好,并提出把心学与佛教做对比或许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更多地关注基督教的“委心”与“心学”的相同之处而不是区别。潘磊老师认为,文章的结论比较朴实,并对文章中论述的“委心”的具体意义以及詹姆士的思想有没有代表性提出了疑问。赵士发老师认为,詹姆士所讲的宗教经验与该篇文章中所讲的宗教精神有没有贯通之处还需要认真思考。

(老师进行点评)

        范根生同学对《“痴情”与“绝情”:张岱情欲思想之探讨》一文进行了论述,他从“‘痴情’:以情之真破假道学及‘礼法世界’之伪”、“‘绝情’:澡身浴德,制欲归理以还性命之初”、“‘痴情’与‘绝情’的内在统一”三个方面作了报告。储昭华老师和潘磊老师认为,文章可以对张岱的哲学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不要只做文学上的描述。翟志宏老师认为,文章本身不够贴切和具体化,可以更细致一些,这样有利于我们认识的丰富。赵士发老师认为,文章要有问题意识,要搞清楚为什么而作,研究要凸显历史感,表明其与现实的关系。
        黄丹阳同学对《论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现实的个人”概念》一文作了报告,她从“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理论内涵——现实的个人作为个体存在具有何种规定性?”、“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现实的个人’概念的内在逻辑——现实的个人通过什么方式存在?”、“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现实的个人’概念的价值旨趣——现实的个人在发展道路上应具有怎样的价值追求?”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赵士发老师首先肯定了文章的规范性很好,然后指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关注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和全面发展的个人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储昭华老师认为,文章引用文献时要注意合理性,避免遭受质疑。潘磊老师认为,文章的逻辑结构清晰、报告内容明确,随后对“直观上的个体是存在的,但他是实在的吗”这一问题进行了辨析。翟志宏老师认为,参考文献可以适量增添些现当代学者的研究。
        赵欢同学对《关于概念辩证法的一点思考》一文进行了论述,他从“概念的辩证运动”、“概念辩证法的两个特征”、“叙述方法之于概念辩证法”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了阐释。潘磊老师对辩证逻辑如何进行定位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赵士发老师和翟志宏老师认为,文章的标题太大要进行进一步修改,做到清晰明了。储昭华老师认为,文章很多表述需要商议、对一些概念的解释存在问题。
        刘奕文同学对《马克思的正义观与普遍价值观念》一文作了报告,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了阐述:“从‘价值与价值观念’之别看‘正义与正义观’之分”、“从‘普遍价值与普遍价值观念’之别看‘正义的普遍性与正义观的普遍性’之分”、“马克思的正义观:更具普遍性的正义观”。赵士发老师对“西方认为马克思的正义观是不普遍的,如何为马克思的正义观辩护”进行了探讨。翟志宏老师认为,文章对正义的定义略显单一。储昭华老师对“如何理解马克思有形而上学的追求”进行了讨论。潘磊老师认为,对“观念”与“观”的语词区分能否推导出文章最终的结论有待探讨。
        冯雪雪同学对《“跨越卡夫丁峡谷”与中国道路的建立——对<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的解读》一文进行了论述,她从“马克思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跨越论’的具体内容”、“建立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后疫情时代的一个反思”四个方面作了报告。赵士发老师对“跨越”的条件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乐旭顺同学对《得鱼忘筌之言说:论庄子的“吊诡”之为“钓诡”》一文作了报告,他从“五种已有理解及其问题”、“将吊诡理解为‘钓’诡”、“‘钓’诡,作为庄子哲学的方法”、“‘钓’诡,作为庄子哲学的本质”四个方面对文章进行了论述。储昭华老师认为,文章对庄子的思想做了很好的阐释,并提出庄子本身的思想与我们研究庄子的思想时要注意其贯通性。潘磊老师认为可以从语言分析的诊疗式方法发掘更多的内容。翟志宏老师认为,论述庄子的言说方式时应该有一个目标,例如,它对后来的中国文化有何推进?赵士发老师对启发性思维方式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十一位同学均表示,此次遴选活动受益颇多,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之后会对论文内容将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将更高质量的文章呈现在大家面前。

(老师宣布遴选结果)

        最终,经过商讨,四位老师决定参加遴选活动的十一位博士生全都予以通过,并对他们表示了更加深厚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不断完善自身,提高学术修养。